故宮匾額上「插有1支斷箭」,為何歷經200多年仍無人敢拔?專家揭開背後真相:不能拔掉

隆宗門位於故宮乾清門前的廣場西側,與東側景運門相對而立。隆宗門的北面就是養心殿,皇帝的辦公室兼休息室。西面就是慈寧宮,很多小說里都是太后住的地方。進了隆宗門,就屬於內廷了。


在清朝,內廷除了皇帝的特殊召見,哪怕你是皇親國戚,也不能隨便遛彎,一般人如果私自靠近隆宗門,那是要論罪的。一個如此神秘的地方在當時應該是守衛森嚴才對,但是為什麼在這麼莊嚴的隆宗門牌匾上會多出一個箭頭呢?


隆宗門緊鄰軍機處和慈寧宮,在清朝是皇帝住所中一道非常重要的一道門,沒有旨意的話連王公大臣都不能通過,由此可見它的重要性,可就在嘉慶年間這裡曾出現了非常激烈的戰鬥,因此皇家顏面盡失,當時隆宗門戰鬥留下的斷箭也被嘉慶帝勒令不能拔下,誰要拔下必要治其重罪甚至砍頭,說起來還要從嘉慶十八年的這個事件講起。

1813年8月13日,嘉慶帝領著一行人前往承德狩獵,因此紫禁城防備空虛,天理教隊趁虛而入,區區200人的隊伍就打的禁衛軍落花流水,這件事可以說是嘉慶一生的恥辱。


當時,北京天理教頭目林清人脈很廣,和當地官員相處的也不錯,見皇帝出行狩獵,大好時機不容錯過,他領著200多人就往紫禁城進攻。隊伍分成幾路,平均下來幾十個人攻打一個門,東華門、西華門連續攻陷,試想一下,紫禁城這麼多的守衛卻攔不住這區區200號人?可見當時的武備已經鬆弛到了嚴重的地步。

最終起義軍因裝備與軍隊相差懸殊,慘敗,潰散而逃。這箭頭就是那時雙方交戰被一弓箭手射到上面去的。嘉慶知道這事兒後,大發雷霆,堂堂的皇宮居然讓幾十個反賊給差點端了,真是養了一去窩囊廢。嘉慶破例向天下發了「罪已詔」,並下令削去箭尾,就留箭頭於隆宗門牌匾之上,任何人不準拔,違令者斬。為的就是警惕後世「前車之鑒」。


所以,嘉慶為了給後世留下警示,為了向世人展示自己「知恥而後勇」的決心,讓人特意留下匾額在的一個箭頭。所以歷代200多年也無人敢去拔下它!